预制叠合板
2023-07-12 作者:本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恒增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简称叠合板)

1、与传统建筑产品相比

与传统建材相比,在设计与建造阶段本项目的具体优势如下

表2-1与传统建筑的比较优势

建材类别

设计

制造(生产)

建造施工

叠合板

1、利用BIM信息化技术

2、系统产品集成设计(建筑、结构、设备、装饰等)

3、设计的标准化、模数化

1、工厂单元产品生产

2、机械化生产

3、集成系统成品出厂

 

1、系统产品单元化拼装

2、机械化施工程度高

 

传统建材

1、分专业设计(建筑专业、结构专业、设备专业等)

 

1、构件生产及出厂(钢结构)

2、现场作业生产(混凝土)

 

1、散件安装或现场浇注

2、技术工人作业(焊工、

木工、瓦工等)

根据标准的尺寸进行建筑设计,根据结构荷载设计确定。(1)标准化、模数化

(2)工业化程度高

模块化装配式构件结构的制作安装,装饰层的施工均在工厂完成,成品进工地。由于工厂的加工生产,一方面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材料的损耗。模块化的工厂完成加工,施工现场的安装工人节约50-70%,施工的噪音、废水、灰尘等污染减少60-80%

(3)施工效率高

安装效率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缩短工期30-50%

(4)结构受力性能

通过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楼面结构单元与柱、剪力墙等形成主结构框架系统。

(5)构件的耐久性及防火性能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绿色建造的保证。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的优化,减少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材料、资源浪费;通过工厂化生产,减少现场手工作业带来的建筑垃圾、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弃置;通过装配化施工,减少噪音排放、现场扬尘、运输遗洒,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本项目生产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由于工业化率达到80%,产生的建筑垃圾较传统建筑物减少了约70%。此外,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建筑耗材相比,本项目产品单位面积钢材节省了约45%,水泥节省了约30%,温室气体减排约68%。

本项目体系和产品主要用于多高层集成住宅、学校教学楼、宿舍,以及工厂综合办公楼、企业总部大楼、医院大楼等建筑领域。

2、与同行业相比

(1)模板技术创新

传统叠合板模具为钢材制作的开口模具,用于特大项目标准层,实用性受一定限制。

我公司创造性的采用改良型新型双层通用模具,为底板加上层钢管组合,不受构件形状钢筋间距等问题限制,实用性更好。两者具体对比数据如下:

传统开口通用模具底板为Q235钢板,材料密度7.85g/cm³,底板每米重达12.5kg。由于材料笨重需要2人操作,严重影响制模效率。

改良型新型双层通用模具双为提高效率,使用PP塑料板作为Q235钢板的替代材料,PP塑料板耐磨性接近Q235钢材,它的密度为0.98g/cm³,是Q235钢材密度的1/8,1人就可轻松操作,制模效率提高20%以上,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Q235钢板成品模具单价在10000元/T左右,PP塑料板成品模具单价在4500元/T左右。根据2020年8月我公司采购的一批叠合板模具成本核算对比,全钢材成套模具总价为286679元,塑料板的成套模具总价为187929元,模具成本下降34%。

 (2)脱模剂的改良

由于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创新对模具的材料进行了改良,一方面节约了材料自身的费用,另一方面对支膜过程中的脱模剂配方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多次对脱模剂的优选和稀释比例研究,成功的优选出了一组适合PP塑料板材质且进行改良,稀释比例从1:5变成了1:10,取消了边框专用脱模剂,这无形中又为生产节约了一部分成本,使产品在同行竞争者保持着成本优势。

(3)混凝土技术创新

本产品,通过高砂率和高效早强剂配合比试验(砂率47-50%)在整体混凝土和易性、强度上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以C30混凝土为例,由原来的胶凝总量440公斤降低到目前的400公斤,不但生产成本降低10%左右,而且强度提升了15%,且施工性能方面完全达到要求,早强剂通过测试掺量由以前的2%降低到目前的1.2%,在与外加剂厂价共同研发下,通过试验完成了针对混凝土初凝与终凝时间缩短和控制,使混凝土加快水化热反应,提前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通过针对配合比的优化,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起吊时间由设计的24小时提早到了现在的16小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强度都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三天时间达到设计强度的95%,合格率达到99%。

产品生产制造阶段

产品加工初凝成型后,被送入蒸汽养护窑中进行养护。采用蒸汽养护可以使水泥及磷石膏粉在高温和湿度饱和的情况下快速的彻底完全水化反应,使得产品快速定型,更大程度上避免后期因继续反应而造成收缩开裂问题。

为了使反应彻底完全,本公司的技术人员还创造性的提出了蒸汽养护后二次喷淋的养护方法,经过实测发现,二次养护法大大的降低了因水化反应不完全二造成收缩开裂的概率。